文件系统

分区

Linux 需要创建三个分区

  1. /boot:用于存储Linux系统的引导文件(200M即可)
  2. swap(虚拟内存,没有挂载点):当系统内存不够用时,可以暂时用swap分区代替系统内存
  3. /(根分区):主分区,使用剩余全部空间

目录结构

通常主要操作都在根目录(有且只有一个根目录)下,其子目录都是固定了且有它独特的作用,不能随意更改

使用命令行查看根目录下的所有子目录

我们来聊聊各个目录的作用:

  1. / etc:存放着系统配置文件

  2. /boot:启动Linux的核心文件

  3. /var:日志文件

  4. /media:插入的u盘,dvd等媒体会被挂载到此目录下

  5. /usr:存放 用户安装的安装的文件和应用程序

  6. /mnt:能够让用户临时挂载别的文件系统

  7. /usr/local:用户的软件安装目录

  8. /bin:保存了常用的各种指令

  9. /sbin:存放的是超级管理员相关的指令

  10. /lost+found:一般是空的,当系统非法关机后,会在这里产生一些文件碎片

  11. /dev:管理设备,将硬件全部映射成文件形式,放在此目录下进行管理

  12. /home:当产生新用户时,就会在此目录下创建一个对应的子目录

  13. /lib:动态库

  14. /opt:主要存放软件的安装包

  15. /root:超级管理员的用户主目录

  16. /selinux:安全子系统,当系统遭到破坏时,此目录就会被触发

  17. /tmp:存放临时文件或缓存

开关机注销

关机和重启

  1. shutdown -h -now : 立即关机
  2. shutdown -h 1: 一分钟后关机
  3. shutdown -r now:立即重启
  4. halt:关机
  5. reboot:重启
  6. sync:将内存的数据保存到磁盘,相当于保存在Linux上的操作,无论是重启还是关机,都要运行此命令

登录和注销

  1. logout / exit: 注销登录

用户管理

Linux 中的用户需要放到 组 里面方便权限管理 ,root默认是放在组1,添加用户时若没有指定组,则会自动创建一个组,并在 /home/ 下创建对应的目录。

基本语法

  1. useradd 用户名 添加用户 / useradd -d 指定用户目录 用户名 创建一个目录,将用户添加至指定目录 / useradd -g 用户组 用户名 将用户添加至指定用户组中(先创建组,再执行添加操作)
  2. passwd 用户名 设置用户密码,其密码需要符合 长度大于8 有大小写字母和数字以及特殊字符中的三种

使用创建的账号登录,系统会自动切换到改用户的home目录下,root因为是超级管理员,所以在根目录

  1. 删除用户(需要切换到root用户)
    (1)不删除目录:userdel 用户名
    (2)删除用户目录:userdel -r 用户名

  2. 查询用户信息: id 用户名

  1. 切换用户: su - 用户名,当高权限用户切换到低权限用户不需要密码,反之需要,当想要切回原用户时 使用 exit即可

  2. 用户组,方便了系统对多个有共性的用户进行统一管理:
    (1)添加组: groupadd 组名
    (2)删除组:gruopdel 组名
    (3)更换组: usermod -g 用户组 用户名
    (4)用户的配置文件,记录着用户的各种信息,存放在 /etc/passed,通过 vim /etc/passwd查看,在编辑模式下输入 : +q+回车 退出


    (5) 口令配置文件,记录着用户密码及各种信息,存放在 /etc/shadow,通过 vim /etc/shadow查看


    (6)组配置文件,记录着Linux包含的组的信息,存放在 /etc/group,通过 vim /etc/group查看